- 易学杂谈
- 您目前的位置是:掐指街>易学杂谈
护佑中华国人几千年的秘法
1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遥于天地之间。 2死生契阔,与子成说。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 3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 4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
出自《庄子·让王》。
庄子,姓庄,名周,字子休(亦说子沐),宋国蒙人,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。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、哲学家和文学家。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,是继老子之后,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,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。
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,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。史称“漆园傲吏”,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。庄子最早提出“内圣外王”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,庄子洞悉易理,深刻指出“《易》以道阴阳”;庄子“三籁”思想与《易经》三才之道相合。他的代表作品为《庄子》,其中的名篇有《逍遥游》、《齐物论》等。与老子齐名,被称为老庄。
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,语言运用自如,灵活多变,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。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“文学的哲学,哲学的文学”。据传,又尝隐居南华山,故唐玄宗天宝初,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,称其著书《庄子》为《南华真经》。
在尧时期就流传着一首《击壤歌》: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;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。帝力于我何有哉!”
太阳出下地干活,太阳落回家睡觉;挖井一口有水喝,开荒种田有饭吃。皇帝是谁?不知道!
这首歌谣的部分内容在好几部书里出现,都表现了先民顺乎自然、立足大地的生活方式,以及对田园农耕生活的自得其乐。
在《庄子》里把质朴的先民生活道家化了,更突出这种生活中体现出来的,与天地相往来的精神意义。
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,培养了安土重迁、热爱家园、乐天知命的民族性格。
出自《诗经·邶风·击鼓》。
不管红尘中有多少生死离合,我都会像我曾经对你说过的那样,一定与你紧握双手,和你一起慢慢变老。
可以说中国人是最有家庭观念的民族之一,父母健在,夫妻和睦,几个儿女,平平安安,这就是中国人的天伦之乐。
古人留下了大量表达夫妻分散、亲人离别哀伤情绪的诗文,都源于《诗经》中的一个约定: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
正是这个约定使得多少夫妻度过艰难,繁衍生息,并由家及国,使得中国人成为全世界唯一以国家形态传承,而又同根、同文、同种延续几千年的民族。
出自《周易·乾》。
《周易》即《易经》,《三易》之一(另有观点:认为易经即三易,而非周易),是传统经典之一,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,内容包括《经》和《传》两个部分。《经》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,卦和爻各有说明(卦辞、爻辞),作为占卜之用。《周易》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,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《易传》。《传》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,统称《十翼》》,相传为孔子所撰。
春秋时期,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。易学前后相因,递变发展,百家之学兴,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。自孔子赞易以后,《周易》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,六经之首,而儒门之外。“有两支易学,与儒门易并列发展: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;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。所以自孔子赞易起,中国易学开始分为三支”。
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将易学历史的源流变迁,分为“两派六宗”。两派,就是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;六宗,一为占卜宗,二为禨祥宗,三为造化宗,四为老庄宗,五为儒理宗,六为史事宗。
《周易》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,是古代汉民族思想、智慧的结晶,被誉为“大道之源”。内容极其丰富,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。
大自然的运行刚强劲健,相应于此,君子处世,应该像天一样运行不息,自我力求进步,刚毅坚卓,发愤图强,永不停息,即使颠沛流离,也不屈不挠。
自强不息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,所谓“易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”。
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进取、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。
出自《周易·坤》。

扫一扫,关注掐指街微信号 qiazhijie,微信公众号名称:掐指街 为您服务。
版权所有:算命大师-算卦-真人算命-算命最准的网站,您也可以进去掐指街,在线咨询!网址:http://www.qiazhijie.com